
龙德,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科主任,国家“十二五”重点肿瘤专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和临床经验】
从医36年余,一直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尤其中医药结合微创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治疗晚期肿瘤,善用“微创针”,形成了他自己的学术风格,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有机结合,重视患者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最终实现延长有意义的生命。此外,对癌症早筛与中医药防癌也颇有研究。
【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从医36年,一直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尤其中医药结合微创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已取得社会与群众效应。治疗晚期肿瘤,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
1、重视中医整体观念。认同“肿瘤虽然只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观点。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治癌与扶正相结合,调整阴阳,调和脏腑,辨证论治,对症下药,灵活变通,对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采用温阳利水法治疗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每每获得奇效。
2、重视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倡导“带瘤生存”。认为在治疗肿瘤中,要以人为本,以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前提,“与瘤共舞”,最终实现延长有意义的生命。尤其对老年肺癌、晚期肝癌的治疗,更显突出。研发了“肺积饮合剂”治疗肺癌,并获得生活质量提高率达68%,病灶的稳定率达63%的临床疗效。
3、强调肿瘤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各取所长,综合治疗”,注重中医治疗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4、治疗肿瘤,强调“药疗”要与“心疗”、“食疗”、“体疗”相结合。认为肿瘤是一种身心疾病,情绪因素会影响肿瘤生长,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心疗”,关键是帮患者树立起治疗信心,“癌症不可怕”的观念。中医食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作为肿瘤病人的“口福”疗法,与“体疗”一样,帮助病人恢复体力。引进了郭林气功、体能康复训练辅助治疗晚期肿瘤,帮助肿瘤病人的体能康复。
5、治疗肿瘤,强调“内治”要与“外治”相结合。认为人体通过经络系统及气血运行将脏腑内外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同治可以通过经络气血运行使内外途径的药物同时夹击肿瘤,提高临床疗效。因此运用双柏散、顽肿散结(散)膏外敷治疗肿瘤能减轻肿瘤的压迫症状,并研发了顽痛灵搽剂治疗癌痛,获得了止痛有效率48.5%的临床疗效。
6、在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预防化放疗毒副反应方面,采用中医“治未病”的观念,辨证论治,调和脏腑,中药与中成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临床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例如研发了“化疗生髓膏”防治化疗后骨髓功能抑制,并获得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下降51%,恢复时间缩短2.8天的好疗效。采用姜夏膏外敷神阙穴防治化疗后恶心呕吐,也取得了口服化疗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71%,静脉化疗的呕吐发生率下降25%的临床疗效。把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演绎得淋漓尽致。
2011年带领科室成功创入国家“十二五”重点肿瘤专科建设单位,同时也成为广州市“十二五”重点肿瘤专科,在建设周期中获得广东省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称号。2013年被列为“广州市优秀科技人才”,2015年评为“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2016年评为“花都名医”,2017年评为“广东省名中医”。
【重要社会任职和社会活动经历】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肿瘤外治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及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广东协作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血液肿瘤学分科学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微创与生物治疗分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热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与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教授,北京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医生,香港中美仁爱医疗救助中心医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