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学医的研三学生,假期回家,给乡亲们免费“看病”。把脉、按摩、针灸,他给大家伙儿提的医疗建议,还真起了作用。因连续四年在假期回老家期间免费给村民按摩、针灸、开中药“药方”,疗效还不错,26岁的研三学生张向伟,被村民称为“假期医生”。
张向伟说,中医简、便、效、廉,和它的全科性,使得中医更适合在基层发展,而基层中医医疗资源奇缺,好中医更少,回农村当中医大夫大有可为。
听说村里出了个医学研究生
大年三十儿,张向伟在堂屋里,用三根手指头把完脉之后,问了些问题,又思考一会儿,下笔写完了一个中药“药方”。
4年前,他就在村里给人把脉,先是给自己和父母、亲戚看,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医科学生看病不错,前来“求医”的人便从亲戚扩散到邻居,从村里人扩散到附近村庄的人。
从河南中医学院本科生,到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研究生,每年暑假、寒假,他都会在家里一边读中医典籍,一边给乡邻亲属“把脉开方”。
“腊月十九下午3点多回到家中,4点多就有人来看病,一直到现在,都没咋闲着。”一张方桌,一支笔,一个本儿,三根手指头,这个已考取医师资格证的张向伟,给乡亲们察舌、观色、诊脉,并给他们一些饮食宜忌、起居锻炼、养身静心的建议。
“作为一名学中医的大学生,乡亲们的热情、信任,把我这个未出茅庐的小大夫逼上了中医的‘不归路’。”
大年初四,竟有近30个村民等了一下午请其看病。
他不收钱、不卖药
张寨村,和豫东地区的大部分村庄一样,经济条件较差,医疗资源也相对缺乏。身体不舒服了,村民多去西医诊所,吃五颜六色的药丸、打针、输液。实在扛不住了,就去镇里、市里的医院。
张向伟认为,有些病靠长期输液、吃西药是解决不了的,甚至体质会越来越差。而吃中药、针灸、推拿等简便的方法,却有好的疗效。
学医之初,他的小姨,多年反复低热,劳累后病情加重,吃药、打针、输液都不见效。张向伟说,他依照之前老师的指导,结合自己刚刚学过的方剂学,依葫芦画瓢,开了三剂补中益气汤,低热好转。
从此,他迷上了中医。“中医就是一个宝库。”他说。比如用桂枝汤治疗常年的反复感冒,价廉效优,还能改善体质,他用桂枝汤调理好了村东头的一个嫂子、村西头一位奶奶和一位邻居的身体。而桂枝汤只是《伤寒论》113个经典药方中的一个。
春节期间,张向伟发小的姥姥、商水县魏集镇新集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腰疼难忍,卧床近半年,西医认为手术风险较大。他用中医针灸、拔罐,三天之后,老人已能行走了。张向伟说,针灸针一盒3元,艾条一盒5块钱,加起来不到10元,价格低,但作用并不小,这就是中医的神奇之处。
张向伟不收钱、不卖药、免费“义诊”。不少村民都说“他不要钱,还看哩不赖”。春节期间,每天都有二三十个乡亲过来看一些常见病。“病人”多了,他也遇到了很多治不好的病。他说,这些正是他知识薄弱的地方,也成为他酷爱看书的动力。
从回到家中,到他初五下午收拾完行李离开,来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有时为了不影响吃饭,父母得暂时关上大门。
家乡多个好中医,乡亲们方便不少
在村里,不少同龄人知道张向伟痴迷中医。他不买衣服,不换手机,还要省下生活费,就为了买几本医书。他自己也说,“我爱中医,如同生命,情真意切。”
在大学假期里,诊脉“开方”,他说从未感觉劳累,“真的很享受中医给乡亲们带来的惊喜与欢乐”。而中医切实的疗效,不仅让他赢得了村里人的热捧,也让他越来越为中医的效用折服。
张向伟说,医疗水平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医院规模越来越大、设备越来越先进,还应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健康,人人都懂养生保健,治病不如预防病。
按照《执业医师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但未注册的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对此,张向伟说,他一般只给亲戚、朋友“开方”,不收费用,只是接受乡亲们咨询,给出医疗建议,让乡亲们自主选择。更多的是给出类似“喝点百合粥”、“喝点菊花枸杞茶”等建议,以及教邻居养生操、艾灸、拔火罐。
“如果没把握,就让人家去大医院,不能耽误人家治病。”
“我开的‘方子’一般也比较保守,不用猛药。”
“即使是给出建议,我也会和在医院的中医老师保持沟通的。”
张向伟说,中医的成长周期漫长,很多毕业生中医临床能力差,而又迫于生存压力,大都在医院里做起了西医,或变成了西医,很难培养一个好的中医大夫。他说,北京少100个中医大夫或许都没什么,而家乡多了一个能看病的好中医,父母、亲戚、乡亲们就可以少受很多病痛的折磨。
初五立春,当天下午去往北京的路上,恰逢大雪,张向伟写了一首古体诗《踏雪归》明志:
立春好时节,归途别桑梓。
寒风吹云低,冬雪姗来迟。
车行夜渐深,窗外月满时。
墨地裹银妆,枯树弄虬枝。
夜黑终有期,东方浮旭日。
前途路漫漫,复我国医志。
中医的成才之路或许就是读书、临床、拜师、总结,家乡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多名医资源,但其他几项却可得到弥补。“基层老百姓对中医的渴望以及好中医师的奇缺,给年轻的中医人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何不回到基层?